后河,是山東萊州文昌路街道的一座村莊。村莊的前面是古河道。河道有落差,溪水漫過河道里的石塊形成低矮的水簾,喧嘩著沖向下一級小石壩。河道北側有一處小院,麻黃的塊石壘成院墻。起初以為是私宅,上得三級臺階,站在院子門前打望,原來是一處茶室。
再上三級臺階,只見院子照壁邊放著黝黑的瓷水壇,插著一根高挑的枯枝。白色照壁做了背景,讓這根疏朗的枯枝似涂抹在照壁上的工筆畫。我行走的疲累,甚至久居城市的浮躁心境,在此刻漸漸消解。
院子里空闊安靜。站在院子里才發(fā)現(xiàn),那堵院墻只有齊腰高。向外看,視野開闊。那條溪水,溪水南側的民居,再向南居于遠處的青山,紛至沓來。院子北側的房子采用茶色的落地玻璃門。打開房門,有民謠的樂聲低低地迎了出來。門廳設置了小書架,有茶客在書架前對坐。女主人過來招呼我。
我問,只是進來看看,可以不?
她說,可以,隨便坐。
室內色調清淡,墻壁只用涂料簡單粉刷,灰色與白色相間,竟也開闊。透過落地玻璃門,可以看清后院,以及院后的鄰家。門廳安置了低矮的靠背沙發(fā),清淺麻色布藝,沙發(fā)邊上一張圓幾,幾枝蝴蝶蘭開得絢爛。室內的裝潢,前門的遠山,后門的鄰家,都給予我深入內心的撫慰。
茶客離去,主人過來閑聊,得知其是山西大同人。她的愛人是萊州的后生,老家就在東面的山里,曾就職于北京某設計院。結婚后,特別是有了孩子后,夫妻倆便時?;氐竭@里。愛人四處跑鄉(xiāng)村設計,她打理這間茶室。主人的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邊是國際化大都市,一邊是鄉(xiāng)間的小山村,他們怎么會想到要回來?
您知道嗎?在我愛人的老家那邊,夜晚有螢火蟲飛來飛去。愛人告訴我,雙手相拍,掌聲可以呼喚螢火蟲。我試過后,真的看到那些夜晚的精靈紛紛圍著我飛來飛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問過我愛人,他也解釋不清楚。螢火蟲如天幕上的星光,給我極深的印象。這個經歷,使我的審美產生了改變。屬于自然的萬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生發(fā)出來的美,深深吸引了我。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想讓她遠離那些電子產品,多接觸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就和愛人回到了老家。
回愛人老家,算不算夫唱婦隨?
也算,也不算。關鍵是我們理念相通:在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里,追尋慢的生活方式。
話語間,主人起身泡了一杯陳皮水給我。抿一小口回味,應是有些年頭的陳皮了。舌尖上有清新的氣息,久久回味后也有微許的澀香。
陽光溫潤,茶香溫軟,我們就這么不疾不徐地聊著,時間在我們身邊緩緩流淌而過。
建茶室,最初的想法是把孩子引向田野,多感受四季變化,也感受世界的多面性。之所以選擇后河,是被這里的環(huán)境吸引。流水,山野,一草一木,淳樸的人們,無一不好。
我有疑問:遠離城市,在鄉(xiāng)野間的茶室,客流量如何?
目前還不錯,有固定的客人,大多是互相招呼著來的。熟客多在25歲到35歲之間。他們總是鼓勵我,希望我把店一直開下去。我覺得,他們是希望我在這里守住一些他們記憶里的東西。當然,就像剛才您說的,您記憶里的鄉(xiāng)村與我們記憶里的鄉(xiāng)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的認知還是有區(qū)別。
我沒有應聲,心中卻泛起漣漪。的確,在后河,我一路所見那些胡同、人家、古槐、老杏花樹等,和我記憶里的鄉(xiāng)村風物雖然相似,氣質卻有不同。但這不同只是村莊的表象。我來此處所追尋的,更多的是村莊的內在。正如我喜歡行走在后河村的那些胡同,是想尋得獨屬于個人的內心世界,獲得內心的安靜。這份歸鄉(xiāng)般的安寧,無論在記憶里的鄉(xiāng)村還是在今天的后河,都沒有區(qū)別。
這或許也是那些年輕客人頻繁來這里的緣由吧。而我,也定會與后河再相見。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9日 08 版)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