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包鋼集團從北京獲贈一面編號為093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天安門廣場慶典紅旗,并被確定為國史教育基地單位。
“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紅色基因傳承不息,包鋼人把“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的精神能量轉化為生產力,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更多“鋼三代”和新包鋼人用科技為包鋼注入新質生產力,一批批“包鋼制造”走向全國重點項目建設現(xiàn)場。
工作環(huán)境-科研-新-調度中心。
作為新中國首批建設的三大鋼鐵企業(yè)之一,包鋼曾創(chuàng)下多項“第一”:1971年7月,試軋出第一批245×10毫米無縫鋼管,結束了我國不產大口徑無縫鋼管的歷史;1976年、1984年,第一支每米60公斤鋼軌和每米75公斤鋼軌先后試軋成功,開創(chuàng)了我國生產此類鋼軌的先河;1998年6月,成功研發(fā)出每米75公斤鈮稀土軌……
多年來,包鋼集團依托“世界稀土之都”白云鄂博,以科技之力承擔國之重任,用數十載接力奮進贏得稀土功能材料科技研發(fā)、產能產量的國際領先地位,砥礪重器之刃。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從我國第一顆地球軌道通信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以及之后多次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均使用了包鋼集團研發(fā)制作的稀土永磁環(huán),相關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并由此孵化出世界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基地。新一代超晶格高容量La-Y-Ni系稀土儲氫合金材料,獲得中國、日本和美國授權發(fā)明專利,打破其他國家在稀土儲氫合金材料領域的技術壟斷。
北方嘉軒--稀土永磁電機產線。
進入新時代,包鋼集團創(chuàng)新研究稀土加入鋼中的工藝,接連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利用稀土鐵合金生產的7個大類、61個品種稀土鋼產品,已用于大興國際機場、中俄東線和陜京四線輸氣管道、“中國天眼”FAST大射電望遠鏡觀光橋梁等諸多舉世聞名的項目,以及汽車、家電等工業(yè)領域和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鐵路鋼軌……大江南北、天塹通途,這些見證中華崛起的撼世巨作混凝著包鋼發(fā)展的萬千氣象,包鋼稀土鋼品牌價值高達208.37億元。
稀土鋼連退生產線。
70年的發(fā)展,包鋼已擁有包鋼股份和北方稀土兩個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工業(yè)基地和中國重要的鋼鐵工業(yè)基地。
從昔日“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到如今“齊心協(xié)力強包鋼”,不變的是一脈傳承的奮斗精神。在祖國正北方,這座“紅色”鋼鐵之城與新中國同興共榮。沐浴著新時代光輝的新包鋼,秉承著“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的奮斗精神,正在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奮勇前行。
包鋼路。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