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菖蒲酒美清尊共,五色新絲纏角粽?!痹谒信c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食物里,粽子絕對是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美味之一。幾片粽葉,一捧糯米,棱角里裹著文化的傳承,軟糯間藏著山野的清香。如今,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問粽山,誰領風騷。酸甜咸辣,迭出奇招。有經典小棗,人氣超高。蛋黃咸肉,非常暢銷。螺螄粉粽口味刁,但味道還美得有點兒蹊蹺。更有榴蓮冰粽很傲嬌,各種口味咱也不挑,都有絲線系在腰,各有奇香滿街飄。琳瑯美味中,其實萬水千山“粽”是情,百味千般皆可行。
廣西賀州:形似龍舟黃茅粽 瑤鄉(xiāng)端午粽飄香
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仙回瑤族鄉(xiāng)古盤村,這兩天,村民們正忙著包粽子。不過他們包的粽子跟我們平常見到的三角粽不太一樣,而是形似龍舟的黃茅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記者來到村民黃慶弘家中時,他正在跟家人們忙著制作黃茅粽。大家將提前準備好的黃茅草平鋪在簸箕上,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包裹成龍舟形狀,再放入大鍋中慢慢蒸煮。煮熟的黃茅粽表皮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還散發(fā)著黃茅草獨特的清香。
黃茅粽是仙回瑤族鄉(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以黃茅草命名,主要以糯米、黃茅、草木灰水制作而成,味道獨特。
湖北建始:土家艾葉煮雞蛋 濃情粽香迎端午
在湖北建始,端午期間,當?shù)氐耐良易迦罕姵3s親朋一起吃粽子,滾艾葉雞蛋,以此傳承傳統(tǒng)文化,祈福家人平安康健。
土家艾葉煮雞蛋是土家族群眾在端午期間的一種獨特習俗。制作土家艾葉雞蛋首先要將艾葉和生雞蛋洗凈,然后倒入清水,一起放入鍋中同煮。1小時后,用勺子把雞蛋殼敲碎,讓艾葉的湯汁從裂開的縫隙中滲入到雞蛋里面,接著繼續(xù)用文火煮1小時后并悶泡,使雞蛋散發(fā)出艾葉的香氣。
對于當?shù)厝藖碚f,喝艾葉水、滾艾葉蛋、吃艾葉蛋的過程寓意著祛風祈福,這些習俗傳遞著土家族群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甘肅蘭州:端午一碗“甜醅子” 清涼酸甜西北味
在甘肅蘭州的一些地方,說起端午的美食,那就得是一種用燕麥發(fā)酵的小吃——“甜醅子”。當?shù)厝藭亩宋绻?jié)前三天開始,忙著準備食材釀制這道甜品,好在節(jié)日當天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端午節(jié)前后,西北地區(qū)的人們會制作一種特色小吃——“甜醅子”,它的歷史很悠久,口感略有酸甜,是端午前后日益炎熱的天氣里,人們消暑的好伴侶。
在甘肅蘭州,“甜醅子”的制作流程雖與南方的甜酒釀有所相似,但食材卻有不同?!疤瘐印本偷厝〔?,用的是當?shù)胤N植的燕麥。制作之前需要提前將其收拾干凈后浸泡在水中,直至麥粒膨脹變軟,放入鍋中后大火煮30—40分鐘。
煮熟的燕麥取出瀝干水分后冷卻,再均勻撒入甜酒曲,輕輕拌勻,確保每粒燕麥都能裹上酒曲。接下來,拌好的燕麥裝進無油無水的壇子里,保證不會變質。
時間是最好的魔術師。在甜酒曲的幫助下,3天的發(fā)酵之旅后,壇子里的燕麥就變成了酸酸甜甜的“甜醅子”。碗里加入最簡單的涼白開,就是一碗帶有濃郁西北風味的消暑甜品。有句順口溜這樣描述:“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比缃?,喜歡“甜醅子”的年輕人,還賦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加上酸奶,或者拌入奶茶,“甜醅子”有了更多的變化,不過,永遠不變的也許是“甜醅子”里那獨特的西北風味。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