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月28日,貴陽市林業(yè)局就網傳“貴州黔靈山公園多人暴力抓捕獼猴”發(fā)布情況通報稱,黔靈山公園獼猴因人工投喂而導致種群數量不斷增長,公園管理部門自2008年以來就開始關注并不斷咨詢論證種群管理措施和數量調控的可行性。2020年委托第三方開展了專項調查,編制了《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調查與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當時黔靈山公園獼猴數量已達1210±35只,由于種群數量集中于極小的游覽區(qū)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針對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調查得出的種群數量,黔靈山公園管理部門多次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專家建議將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生態(tài)承載量逐步控制到不超過396只為宜。目前,黔靈山公園管理處正在依法開展的第二批獼猴分流獵捕,已完成148只,正在進行集中隔離檢疫,擬分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
貴陽市林業(yè)局關于黔靈山公園獼猴種群調控的情況通報
近期,有網友關注貴陽市黔靈山公園獼猴種群調控分流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關于調控原因
黔靈山公園獼猴因人工投喂而導致種群數量不斷增長,公園管理部門自2008年以來就開始關注并不斷咨詢論證種群管理措施和數量調控的可行性。2020年委托第三方開展了專項調查,編制了《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調查與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當時黔靈山公園獼猴數量已達1210±35只,由于種群數量集中于極小的游覽區(qū)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一是獼猴傷人事件頻發(fā)。黔靈山公園位于省會城市中心、常年游客多,獼猴種群數量過大,搶奪食物和傷人事件頻發(fā)。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0年以來黔靈山公園獼猴傷人事件達1.3萬余起,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生態(tài)遭受嚴重破壞。黔靈山獼猴主要活動區(qū)域獅子巖和枝缽峰植被遭受破壞,包括絹蘚等苔蘚植物、唐松草等被子植物、銀杏等裸子植物、石松等蕨類植物,受損植被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導致重度水土流失。公園內原有的畫眉、相思鳥等物種數量已明顯減少,有的鳥類甚至絕跡。
三是嚴重威脅公共安全。黔靈山公園獼猴經常向外逃逸,獼猴進小區(qū)、進學校、進超市屢見不鮮,甚至有多次進地鐵的情況,損壞路燈、監(jiān)控、變壓器等公共市政設施時有發(fā)生,存在嚴重的公共安全隱患。
四是疫源疫病風險升高。獼猴種群數量過多,相互打斗傷害情況十分嚴重,獼猴近親繁殖、種群退化明顯,已出現了白化現象,個體間寄生蟲、皮膚病傳染較為嚴重。同時,獼猴密度過大且與密集人群近距離接觸、抓傷游客等,極易引發(fā)肺結核等人猴共患傳染性疾病。
二、關于決策公開
針對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調查得出的種群數量,黔靈山公園管理部門多次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專家建議將黔靈山公園半野生獼猴種群生態(tài)承載量逐步控制到不超過396只為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8條之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根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監(jiān)測和評估情況,對種群數量明顯超過環(huán)境容量的物種,可以采取遷地保護、獵捕等種群調控措施,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農業(yè)生產?!睘橛行ПWo公園生態(tài)環(huán)境,避免獼猴傷人事件的發(fā)生,降低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傳播風險,確保公共安全和生物安全,黔靈山公園管理處委托第三方專業(yè)機構編制了《2021-2023年貴陽市黔靈山公園獼猴種群科學分流技術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邀請有關部門、專家、群眾代表等召開了聽證會,經過充分科學論證后,一致形成了分批控制性種群調控結論,同期貴陽市林業(yè)局通過官方網站發(fā)布了黔靈山獼猴科學分流的公告,所有過程均公開透明。
三、關于審批情況
2021年11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相關行政許可的規(guī)定,黔靈山公園管理處依法向貴州省林業(yè)局申請辦理了種群調控分流獵捕行政許可,證號為黔林許準〔2021〕088號,準許獵捕數量為400只。
2023年8月,根據放管服要求,貴州省林業(yè)局將貴陽市轄區(qū)內“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特許獵捕行政許可”和“出售、購買、利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行政許可”委托下放到貴陽市林業(yè)局審批。2023年11月,貴陽市林業(yè)局依法為黔靈山公園獼猴種群調控辦理了行政許可,證號為黔林許準〔2023〕貴陽007號,同意黔靈山公園管理處開展第二批種群調控獵捕獼猴400只。
四、關于分流去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8條之規(guī)定?!皩ΨN群調控獵捕的野生動物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和綜合利用”。2022年1月、2022年8月、2023年1月,第一批獵捕的400只(實際獵捕數量為394只),黔靈山公園管理處依法辦理了“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審批”,證號分別為黔林許準〔2022〕006號、黔林許準〔2022〕085號、黔林許準〔2023〕012號,調控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連云港云臺山生態(tài)林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貴州中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分流獼猴全部明確用于種群繁育或科普展示。
目前,黔靈山公園管理處正在依法開展的第二批獼猴分流獵捕,已完成148只,正在進行集中隔離檢疫,擬分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F貴陽市林業(yè)局暫未接到黔靈山公園管理處關于辦理第二批分流的“出售、購買、利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行政許可申請,下一步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28條第二款規(guī)定確定獼猴分流去向,辦理相關許可。
五、關于動物福利
《實施方案》中,就獼猴在捕捉、運輸、飼養(yǎng)等過程中的福利保障問題均進行了闡述,分流過程均認真按《實施方案》進行,盡最大限度來改善方法措施和設施設備,以增進動物福利或權益。
六、關于收費問題
第一批獼猴分流僅由黔靈山公園管理處委托的獵捕公司收取了獵捕、運輸、寄養(yǎng)等成本費用,并未額外收取其他費用。第二批種群調控的獼猴也僅僅考慮獵捕、運輸、寄養(yǎng)等成本費用,嚴禁出現營利行為,林業(yè)主管部門在審批過程中也未收取任何費用。
感謝社會各界對貴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關心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離不開全社會參與,我們將依法做好保護管理工作,自覺接受公眾監(jiān)督。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