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烈火中,他們沖鋒在前;災難時,他們托舉生命。我們??匆娝麄儽粷鉄熝诘哪橆a,看見他們吃到一半不得不放下的碗筷,看見他們不顧危險毅然逆行的背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lián)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zhàn)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你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作出了突出貢獻?!?/p>
沒有生來勇敢,只是選擇無畏。近年來,消防隊員們在履行滅火救援職責的基礎上,承擔起各類災害事故的應對處置任務,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國消防宣傳月之際,記者走進消防站所,體驗消防隊員的日常工作、生活,展現(xiàn)他們鮮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隊——
筑牢莽莽青山的防火屏障
本報記者 張 馳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隊(以下簡稱“大理支隊”)組建于1995年,作為國家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在森林和草原火災撲救、特種災害救援等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一支全域機動、快速反應的綜合救援力量。近日,記者走進大理支隊,體驗森林消防員的一天。
體能是作戰(zhàn)的基礎,也是備戰(zhàn)的重點
邢偉是大理支隊下屬大理中隊的隊長,個子不高卻很精神?!敖裉煳覀兊娜蝿帐菙y裝巡護和增濕作業(yè),來體驗一下?”邢偉對記者說。
消防運兵車拐上一條鄉(xiāng)間小路,停在樹林邊緣。同行的22名消防員身著防火服,背上風力滅火機等裝備,向山上進發(fā)?!皵y裝巡護的目的,一是宣傳防火,二是踏查地形地貌,并穿插一些實地訓練?!毙蟼ミ呑哌呎f。
露水打濕山路,爬起來泥濘濕滑。連續(xù)的上坡路,讓記者氣喘吁吁,汗水順著脖頸往下淌。但抬頭一看,亮橙色的隊伍很快消失在樹叢掩映中。
對森林消防員而言,體能是作戰(zhàn)的基礎,也是備戰(zhàn)的重點?!霸谝巴?,尋找火線很耗體力?!毙蟼フf,實戰(zhàn)中,消防員需要身著厚重的防護裝備,攜帶至少20公斤的滅火器具和補給。
負重跑步、器械和力量訓練、200米滅火障礙、進山入林拉練……在日常訓練中,邢偉對自己和隊員十分嚴格,達不到標準就加練,推遲吃飯是常事。擦了擦臉上的汗,邢偉說:“練得扎實,上到火場才能保護自己和隊友,也讓家里人放心?!?/p>
改革轉制后,森林消防隊伍的職能從單一的森林防滅火轉變?yōu)椤叭珵姆N、大應急、全域機動”綜合救援。除體能訓練外,大理支隊還針對地震、山岳、水域等綜合救援任務,設置高空繩索、搜救破拆等50余個技能訓練課目,不斷提高隊伍綜合救援能力。
“打火”需要戰(zhàn)略戰(zhàn)術,也需要堅定的信念
終于爬到半山腰。消防員在顯眼的位置掛起防火宣傳標語,并找到兩個消防栓作為水源,對樹木開展增濕作業(yè)。
“在云南打火(即救火),有就近水源的情況很少?!笨粗鴳?zhàn)士們的動作,邢偉說,大多數(shù)時候,撲滅火災只能靠背來的風力滅火機等設備。
班長吳文清給記者演示了一遍森林火災撲救的標準動作:手持風筒,對準燃燒物底部快速揮動,把可燃物吹散。做動作時,吳班長的臉側到一邊,身子傾斜約45度?!盀樯兑敝??”記者不解?!耙驗樘玖?,要護著臉不被燙傷?!毙蟼フf,濃煙嗆鼻、高溫炙烤臉頰,大火燒過的草木灰蹭到身上、渾身漆黑,都是常態(tài)。
不同于城市火災,森林火災撲救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更大,也更需要依靠經(jīng)驗判斷,注意火勢變化?!熬然鸩荒芸啃U干,我們講究科學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把握最佳時段、最佳地段、最佳手段?!贝罄碇嘘犞笇T滿東飛說。
除戰(zhàn)略戰(zhàn)術外,信念在火場上也十分重要。2021年,大理支隊直屬中隊隊長和濤增援麗江玉龍森林火災撲救任務,戰(zhàn)斗持續(xù)了八天七夜。當時和濤的膝蓋積液嚴重,腫得像饅頭一樣,卻一直堅持沖在中隊最前面?!爸笓]員頂在前面,隊伍就不會散?!焙蜐f。
增援重慶森林火災撲救,參與漾濞地震、洱源泥石流、蒼山失聯(lián)人員搜救等綜合救援……建隊28年來,大理支隊累計完成580余起森林火災撲救、40余次抗震抗洪等綜合救援任務。
盡職護衛(wèi)平安,盡責護好戰(zhàn)友
下山的路上,邢偉聊起他們的日常?!岸鄶?shù)時候還是備戰(zhàn)和日常執(zhí)勤?!毙蟼フf。
設立防火宣傳點、組織收繳火種、開展攜裝巡護及無人機空中巡護……每逢節(jié)假日,云南森林消防隊伍始終堅守崗位。2023年春節(jié)期間,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2800余名指戰(zhàn)員全時在崗,為群眾過節(jié)筑起“平安線”。
采訪期間,記者感受到消防員之間深厚的情誼。
在一次蒼山失聯(lián)人員搜救任務中,和濤帶領9名隊員夜間進入蒼山峽谷?!捌掠侄赣只?,加上下雨,我們渾身濕透,很可能失溫。云霧遮擋信號,我舉著衛(wèi)星電話的手一直在抖,心里也在抖?!焙蜐f,他從沒經(jīng)歷過那樣透骨的冷,也從未如此擔心能不能帶隊友走出去。幸運的是,凌晨2點多,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不到兩米寬的小山洞,10個人擠在一起取暖,直到天亮。
“我永遠忘不了在山洞的那個夜晚?!焙蜐f,沒有戰(zhàn)友的互相支撐,那一晚的狀況難以想象。
傍晚,走出大理支隊,回想起訓練場上那群身穿“火焰藍”的森林消防員,相信在他們的守護下,莽莽青山應無恙。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寶塔消防救援站——
做好“紅軍傳人、人民衛(wèi)士”
本報記者 原韜雄
來到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南河路的寶塔消防救援站(以下簡稱“寶塔站”),寫著“紅軍傳人、人民衛(wèi)士”8個大字的牌匾首先映入眼簾。
“每一位新人入隊,首先看到的就是這8個字?!睂毸菊沃笇T裴文博介紹。2010年,延安大砭溝石窯院遭遇山洪,寶塔站的戰(zhàn)士們奮力救災搶險。災后,村民敲鑼打鼓,為寶塔站送來了這塊沉甸甸的牌匾。
50年來,寶塔站先后獲得各級榮譽230余項,今年被中央宣傳部、應急管理部命名為“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
愛崗精武
淬煉過硬本領
每天清晨,寶塔站的消防員都會身著藍色作訓服在體育場進行體能訓練。先是背上十幾斤重的空氣呼吸器進行5公里負重長跑,再穿上30多斤重的全套滅火防護服進行百米負重沖刺……
“我們每周的訓練課目都會進行更新調整,不僅有基本的體能、爆發(fā)力訓練,還有高空繩索救援、單兵真火搶險等技術訓練。”消防員高寶寶說。
今年是寶塔站二班班長王亮亮當消防員的第十二個年頭,過去的11年,他每年都會被選拔參加省里的考核比武。而在寶塔站,他還有一位“好對手”張強。有一回,二人比拼兩分鐘限時“單杠卷身上”課目,計數(shù)完畢,兩人完成的數(shù)量一模一樣。王亮亮樂道:“這真是棋逢對手!”
針對轄區(qū)內石化企業(yè)多的情況,寶塔站還組織學習石化企業(yè)?;防砘再|、工藝流程及處置對策,收集廢舊法蘭等老舊設備,制作不規(guī)則破口,苦練堵漏排險技術。
消防車從接警到出庫的要求白天是45秒,晚上1分鐘。近年來,寶塔站在“一短三快”方面勤思善用,改進革新,現(xiàn)在出警速度已經(jīng)壓縮到了30多秒。
真情守護
贏得百姓信任
2021年4月,包茂高速延安段棗園隧道內,一輛滿載21噸液化天然氣的槽罐車發(fā)生車禍,氣相液相閥門斷裂,車輛四周布滿霧狀液化天然氣,只要有一點火星,就將形成相當于4噸TNT炸藥的爆炸,而幾十輛車正堵在隧道內,如果處置不當,后果不堪設想。
這樣危險的任務,必須有豐富經(jīng)驗的消防員才能勝任?!捌渌嗽卮?,我們進去!”在場的指揮員裴文博和王亮亮當仁不讓。走進洞口時,裴文博拍了拍王亮亮,“怕不怕?”“不怕!”王亮亮說,“其實哪能不怕呢?這可是關乎群眾的安全??!”但一抱起水槍,王亮亮就定住了神。
在轉移車輛的過程中,二人一步步緊跟車輛,在兩側用霧狀水稀釋天然氣。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作業(yè),事故車輛終于被拖到安全地帶。
敢打必勝,寶塔站的戰(zhàn)士們化解了一次又一次險情。建站以來,寶塔站共接警出動1.25萬次,搶救被困人員3200余人。
戰(zhàn)時是攻堅組、突擊隊,平時是服務隊、宣傳隊。一次下鄉(xiāng)的消防知識宣傳,讓寶塔站的隊員們與王世梓老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隊員們了解到他是五保戶,生活比較困難,便經(jīng)常去探望,幫他做一些收玉米、送干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王世梓動情地說:“他們啊,比子女還親!”
鉆研好學
提升實戰(zhàn)技巧
今年年底就將退休的一級消防長張保愿,在寶塔站一干就是30年。
他雖然只有高中學歷,卻是個有心人。他最愛鉆研的就是修車,除了學手冊、翻資料,還愛往修車廠里跑,靠實踐摸索練就一身本領。有一回,張保愿代表支隊參加省上的大比武,就在比賽前兩個小時,參賽的消防車突然不能正常出水?!皫讉€月,白練了!”同志們急得跺腳。張保愿讓大家別慌,他仔細檢查管道堵點,找來一支牙刷,將銹點刷開,終于有驚無險地完成了比賽。
學習和創(chuàng)新,是寶塔站的好風氣。目前全站32人考取了繩索教員、舟艇駕駛員、無人機飛手、職業(yè)體能師等證書,全員獲得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員資質。寶塔站向著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正規(guī)化的目標不斷邁進。
針對轄區(qū)內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度大的問題,寶塔站先后研發(fā)了高層水帶鋪設保護器、高位屏風水槍等器材裝備;寶塔區(qū)革命舊址密集,寶塔站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衛(wèi)紅色舊址”,建立“一址一策一演練”精準化響應機制……
“我們所面臨的災情越來越多元化,只有不斷學習強化業(yè)務本領,才能鍛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隊伍,守護好一方百姓的平安?!睂毸菊鹃L孫帥征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0日 10 版)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