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郝萍、梁秋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首個全國生態(tài)日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10起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犯罪典型案例。
一、吉林前郭“8·29”污染環(huán)境案
2022年8月,吉林省前郭縣公安機關根據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通報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huán)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經查,2022年6月至8月,王某、齊某等人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在前郭縣一廢棄養(yǎng)豬場搭建化工生產設備,生產某染料中間體。期間,利用暗管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酸性液體直排外環(huán)境。涉案廢液經鑒定為危險廢物,造成土壤和地下水嚴重污染。
二、安徽歙縣章某新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
2022年11月,安徽省歙縣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查扣三重刺網、地籠等禁用漁具42副、漁船9只。經查,2020年5月至案發(fā),犯罪嫌疑人章某新等人使用三重刺網、地籠、海竿等禁用漁具,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新安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內非法捕撈野生魚類,販運至附近農貿市場出售牟利。初步查明,涉案非法捕撈野生魚類1萬余公斤。
三、山東平邑“9·21”非法采礦案
2022年9月,山東省平邑縣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一起非法采礦案,打掉犯罪團伙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搗毀犯罪窩點16處。經查,2020年以來,犯罪嫌疑人牛某虎伙同陳某蒙、牛某芹等人在未取得合法開采手續(xù)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臨澗河水域非法開采河砂并對外出售。初步查明涉案砂石9萬立方米,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四、河南鄭州孫某從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2023年5月,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經查,2023年4月至5月,以犯罪嫌疑人孫某從、溫某起、王某勝為首的犯罪團伙,多次使用逆變器、地籠、粘網等禁用漁具在馬渡黃河大堤附近非法捕撈水產品,涉案非法漁獲物合計400余公斤。
五、湖北恩施馮某等人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
2022年7月,湖北省恩施市公安機關根據上級公安機關交辦線索,偵破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蘭草2萬余株。經查,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馮某在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壩鄉(xiāng)、芭蕉鄉(xiāng)等地采挖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蘭草4.8萬株,從他人處非法收購野生蘭草18萬余株,并對外出售牟利。
六、湖南長沙“1·04”盜伐林木案
2022年1月,湖南省長沙市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偵破一起盜伐林木案,打掉犯罪團伙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涉案非法采伐林木蓄積423.3立方米。經查,2021年7月至案發(fā),犯罪嫌疑人鄧某喜等人多次在湘江月亮島盜伐林木,并由犯罪嫌疑人陳某科運輸至省外出售。
七、廣東深圳某公司污染環(huán)境案
2022年11月,廣東省深圳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一起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jiān)測數據弄虛作假污染環(huán)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經查,2022年8月至案發(fā),深圳市寶安區(qū)某公司非法干擾自動監(jiān)測設施,以弄虛作假方式逃避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監(jiān)管,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當地水體嚴重污染。
八、四川南充“9·28”非法采礦系列案
2022年10月,四川省南充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非法采礦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搗毀非法采礦點3處,關停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洗料場2處。經查,201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易某賢、賈某春等人未取得合法開采手續(xù),組織人員在南充市順慶區(qū)多地非法開采砂石對外出售,同時開設洗料加工場,收購、倒賣他人非法開采的砂石,涉案砂石總量80余萬立方米,涉案金額5200余萬元。
九、四川瀘定“7·13”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2022年4月,四川省瀘定縣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獲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獼猴39只。經查,2021年10月至案發(fā),犯罪嫌疑人賀某華等人通過投食引誘、布置陷阱等方式,在甘孜州丹巴縣非法獵捕野生獼猴,并非法對外出售,涉案獼猴共94只。
十、青海曲麻萊“7·13”系列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2022年7月,青海省曲麻萊縣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fā)現線索,偵破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牦牛13頭。經查,2022年6月,犯罪嫌疑人達某、果某等人先后兩次在青海省可可西里查烏馬地區(qū)非法獵捕野牦牛,并在運輸出售過程中造成6頭野牦牛死亡。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