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陜西省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手鼓聲、搟面聲、冰壺與地面摩擦聲此起彼伏;由教師扮演的“超市收銀員”正為“購物”的學生結賬;“自助取款機”前,幾位小朋友正排著隊學習如何存取現金;醫(yī)院“問診臺”、“掛號處”等模擬窗口應有盡有……在這里,飽含愛心、耐心、責任心的教學態(tài)度和幫助特殊兒童自理、自立、自強的教育初衷滋養(yǎng)著每一名學生平安成長。
教師在幫助學生模擬日常購物場景。人民網 高清揚攝
作為一所九年義務教育段公辦特殊教育學校,除國家課程外,學校重點開設了如情景醫(yī)院、情景銀行、情景超市、感統課程、冰壺課程、手鼓課程、語言訓練課程等特色課,致力于提高殘疾兒童的自理能力,為殘疾兒童走向社會打好基礎。此外,學校積極探索醫(yī)教結合機制,協調相關醫(yī)院提供免費診療活動,并堅持送教上門,幫助特殊兒童在家也能學知識、促康復、練技能。
學生在學習搟面。人民網 高清揚攝
據校長張偉介紹,為促進多元發(fā)展,學校還開展了體育和藝術訓練,“學校的小葵花藝術團,曾多次參加全省殘疾人藝術節(jié)演出和全市少兒春晚。我們還制定了‘冠軍養(yǎng)成計劃’,成立旱地冰壺隊,曾在全省特奧運動會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學生在練習冰壺。人民網 高清揚攝
在美工課堂上,記者看到一位“90后”女教師正指導學生做手工。張偉說,這位老師叫劉若晨,是一名聽力障礙人士。因為對殘疾兒童感同身受,在大學畢業(yè)后,她參加了招教考試,來到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
劉若晨(靠窗左一)和其他老師在指導學生做手工。人民網 高清揚攝
“慢下來”是劉若晨的教學“法寶”。她反復強調,對待特殊兒童千萬不能急躁?!氨热缥业恼n程內容是編織一個布袋或者做一幅剪紙,孩子們可能要經歷上百次的嘗試,才能達到普通孩子一半的水平,這是由他們的身體條件決定的,急不得。”
下課后,學生們給劉若晨展示著自己的成果,這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刻。劉若晨仔細地欣賞著每一幅作品,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翱赡苡腥藭X得我的幸福點很低,一幅非常拙樸的甚至可以說是粗糙的作品都能打動我。但我覺得,我的學生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值得我為他們點贊!”
特在志堅,教從心始。2023年,陜西省殘疾人聯合會將推動特殊教育質量提升,促進醫(yī)療康復和特殊教育相融合,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普惠發(fā)展和殘疾人受教育水平。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