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盛典已經(jīng)過去一些時日,諸多同志的心緒仍未平靜下來,不少人激情難抑,感慨萬端。究其原因,也十分明朗?;仨倌辏瑪?shù)不完的風流人物,寫不盡的風云激蕩;放眼今朝,歌不完的時代新驕,望不到邊的旖旎風光;展望未來,大道之行前程錦繡,青年一代一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令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做這樣一篇文章,源于兩個方面的聯(lián)想。一是做了幾十年新聞輿論工作,習慣了用新聞的眼光審時度勢,用新聞人的眼睛看歷史,有了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更深的啟示;二是黨的百年華誕舉世矚目,回眸、慶祝、歌頌的文字浩如煙海,選擇一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審視、去思考,也算作媒體人對這一盛世大典的一個小小的點綴。
2021年“七一”前夕,電視劇《覺醒時代》的熱播,把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陳獨秀推上了熱搜。百度搜索指數(shù)每天都在刷新,Vlog話題每天更新不斷,成千上萬的青年人到安慶獨秀園“打卡”……眼下,不少青年人看待影視作品中的早期共產黨人形象,倒頗有一種追星的感覺。用身邊一位90后同事的話說,陳獨秀成了“新晉網(wǎng)紅”。這一動向,讓不少青年人從品評歷史人物中汲取了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靈氣。
由此可見,此時的陳獨秀,與其說是一位歷史人物,倒不如說是一位新聞人物。什么是新聞?我們曾給新聞下過“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報道”的定義,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又把信息的傳遞,也納入新聞傳播的范疇,到了網(wǎng)絡使用大眾化、平民化時代,人人都是新聞的生產者、傳播者。從這個意義上講,說陳獨秀成為新聞人物,是十分恰切的。
在《覺醒年代》反映的那段歷史中,陳獨秀首先是一名文化領袖,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后的風云際會中,他轉為信仰馬克思主義,從文化領袖轉變?yōu)檎晤I袖,成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誠然,陳獨秀是一個在黨史上爭議很大的人物,對于他的是非功過,應當具體地、歷史地、一分為二地看待,時下的公眾輿論正在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不過,《覺醒年代》中他的影視形象,成為時下青年人的偶像,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們把陳獨秀當作新聞人物去解讀,是基于他對今天青年一代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當年的陳獨秀,以頭銜論,是北京大學的“文科學長”,即學問之長、道德文章之長。在他身邊聚集的,是一批學貫中西的大家,之所以尊他為長,絕不僅僅因為他當年年紀稍長幾歲,而是他的學養(yǎng)深厚、遠見卓識、踔厲奮發(fā)。他生性開朗豁達、充滿朝氣,面對強權無所畏懼,身陷囹圄鐵骨錚錚,這樣血氣方剛的行止,彰顯著那個時代一名先驅者的蓬勃與勇猛。既然是那個時代追求真理的先鋒,成為同仁們的仰慕之士,也就理所當然了。
歷史人物成為新聞人物,是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里的浩然正氣在人間釋放,帶給各個輿論場的,是激勵人們昂然前行的精神力量。然而,微觀時下的網(wǎng)上輿論,在每一個引發(fā)廣泛熱議的話題中,都有著許多與主流輿論不和諧的聲音。那些昏昏沉沉混日子的行為,那些心緒浮躁不求進取的心理,那些只圖安逸、無所事事的迷茫。強烈對比之下,無數(shù)革命先驅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確立信仰的毅然決然,追求真理、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義凜然,當歷史照進現(xiàn)實,有良知的圍觀者能不受到強烈如火的心理沖擊?
歷史人物成為新聞人物,是建黨百年之際思想傳播的成果。通過認識歷史人物學習黨史、接受教育,又何嘗不是2021年貫穿始終的一大主題新聞?陳獨秀因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歷史貢獻,理所當然成為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新聞輿論大潮中的代表。然而,百年艱難求索、百年風云際會,為國為民捐軀的英烈何止千千萬萬。從1921年建黨到1927年“八七”會議前夕,黨員人數(shù)從6萬人銳減到1萬多人;從長征開始到長征結束,10萬多人的中央紅軍只剩下不到1萬人;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英烈,就更是浩若繁星……許多英烈,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留下姓名的人里國人廣為傳頌的也是少之又少。在出生入死的群英譜里,青年人無疑是每段歷史的主流。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延年犧牲時29歲、陳喬年犧牲時26歲,以及趙世炎犧牲時26歲、羅亦農犧牲時27歲、夏明翰犧牲時28歲,就是曾任黨的總負責人瞿秋白犧牲時也不過36歲……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家強”,有道是,鮮紅的黨旗用青春的熱血染就,無數(shù)戰(zhàn)果用青春的熱血贏得,所有的輝煌都用青春的熱血孕育。這絕不僅僅是文學語言的描繪,而是觸及靈魂的大實話。
新聞眼觀百年潮,只要青史有名,故事有情,都應該成為永遠的新聞人物。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步,對他們的精神價值都會做出順應時代的全新解讀。建黨百年推出的英雄譜,由于新聞眼的獨到觀察,不只是簡單的生平事跡介紹,而是走進每一位英烈的故居、紀念館、犧牲地,通過仔細的采訪、深沉的思考、生動的筆觸、靈變的鏡頭,創(chuàng)作出了記錄時代的一批批文稿、視頻、VR、H5等新聞產品,用多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深邃的歷史故事變得新鮮靈動,崇高的精神價值得到更加完美的詮釋。新聞眼中的百年芳華,已經(jīng)打上了深深的新時代印記,成為人們昂首前行的精神動力。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人物成為新聞人物,讓這面鏡子更加干凈明亮、晶瑩剔透。擦亮這面鏡子,精湛深刻的新聞表達功不可沒。從舊聞中翻新聞,從歷史中找坐標,為了青春永恒、為了革命理想,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新聞人任重道遠,大展身手正當其時。
百年觀潮新聞眼,千秋偉業(yè)正青春。
(作者: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小組 宋復泉)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