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敢于挑戰(zhàn)“不可能任務”的“突擊隊”
常常被人們稱為“劉鄧大軍”
我們的故事得從1947年講起
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發(fā)電人:毛澤東
當時中共中央正處于險境
毛澤東開始謀劃全國戰(zhàn)局
“下決心不要后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
這是一步“奇招”,也是不折不扣的“險招”
彈藥如何補充?糧草如何運輸?傷病員如何安排?
我軍有個優(yōu)良傳統
7月30日,劉鄧聯名給中央回電
1947年8月7日黃昏
開始千里躍進的南下征程
向南千里,橫亙著黃河、沙河、渦河、汝河、淮河五大天然屏障
我們講其中兩個緊張萬分、兇險萬分的時刻
劉鄧是“北渡不成而南竄”
被蒙在鼓里的老蔣才如夢初醒
他急忙調重兵至汝河兩岸
當時緊隨在后的國民黨三個師距離我軍僅五六十里
關系到整個躍進的成敗
生死存亡之際,劉鄧親自到渡口指揮戰(zhàn)斗
“狹路相逢勇者勝!”
18旅肖永銀旅長親自率軍突進
硬是從國民黨軍85師陣地中殺出一條血路
25日,解放軍大隊人馬沿浮橋渡河
情緒更加高漲,頂著炮火全部過河
劉伯承到河邊后,親自測量水深
部隊實行了徹底的輕裝
國民黨軍趕來之時淮河河水突然暴漲
8月27日,經過20天晝夜行軍
完成了千里躍進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是付了代價站不住腳,轉回來;
三是付了代價站穩(wěn)了腳
水土不服、生活困難、敵軍圍攻等種種難題
舉個例子
對于拿慣了槍桿子的戰(zhàn)士
比七斤半的步槍都感覺重了好幾倍
用一個瓷碗教戰(zhàn)士們裁衣領,還教大家勾針倒線
終于趕在落雪前,全軍上下都穿上了自制的棉衣
殲敵3萬余人,在33個縣建立了地方政權
回望歷史
一是勇挑重擔、勇當先鋒的大無畏精神
但仍毫不猶豫率部出征,使命必達
二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革命豪情
闖過道道山河,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重磅視頻節(jié)目《改變你我命運的那些瞬間》
每周老錢如約講述
敬請關注!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