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段建寧
別以為秋天到了,就會立刻涼快起來。在立秋之后仍有一“伏”即三伏中的末伏,雖然進入末伏意味著今年40天加長版三伏天只剩下了尾巴,但是白天暑熱感依舊明顯,仍需要降溫防暑。
而烏蘭察布是中國的避暑之都,2014年10月23日烏蘭察布市被授予“烏蘭察布·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稱號。如果你在頭伏中伏還沒有來得及來過烏蘭察布,那就趕快踩著末伏的尾巴,到烏蘭察布來避暑游玩吧!
攝影/張秀明
在烏蘭察布有一個絕佳的納涼避暑之地叫做蘇木山旅游區(qū)。蘇木山旅游區(qū)坐落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關鎮(zhèn)南45公里處的大南山深處,是一處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旅游區(qū)。這里的蘇木山森林公園有“天然氧吧”之稱,是內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場,也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落葉松人工林。同時,它也是一個植物王國,是京津冀晉消費者避暑休閑、度假靜養(yǎng)的絕好去處。蘇木山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地處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結合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蘇木”蒙語是“箭”的意思,蘇木山古時稱“箭山”。
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8%,地勢陡峭,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點2334.7米,是整個烏蘭察布最高的地方。到夏天時,這里的平均氣溫只有19.9℃。最重要的是,這里的空氣負氧離子達3800/m3以上,被譽為“天然氧吧”。對于長期在喧囂城市生活的人們來說,這里無疑是一個既可避暑納涼又可賞景養(yǎng)生的好地方。
攝影/袁廣明
在暑熱尚存的時節(jié)進入蘇木山森林公園,走在古樸的木棧道間,耳聽林間鳥鳴的聲音,近看兩側小溪流水潺潺,遠望翠綠的山松、鮮花、綠草,猶如進入自然和諧的人間仙境,你會覺得暑氣頓消,神清氣爽。
景區(qū)修建的木質棧道,從海拔1800米的中部停車場可以徒步走棧道直通山頂,棧道間大片落葉松的針葉灑落其間,踩在上面軟軟的,清風吹過,松木的清香陣陣飄來。盡情地呼吸著大自然的恩賜,邊走邊玩兒登上海拔2335米的蘇木山之巔,這里是河北、山西、內蒙古交界的最高峰,山下的林場和遠山盡收眼底……
蘇木山森林公園有許許多多的迷人天然景觀,彰顯著大自然的和諧魅力。從進入蘇木山山口,一直到登臨峰頂,一路走來,在綠海涌動的韻律中,沿途可看到傲立蒼穹的奇峰巨壁、氣象萬千。
蘇木山旅游區(qū)主要有四處景區(qū),一是神泉洞景區(qū);二是黃石崖景區(qū);三是冰凌溝景區(qū);四是高山草甸景區(qū)。共有各類景點30余處。
進入林區(qū)后,首先經過的是神泉洞景區(qū)。在路途上就可以看到高踞絕壁的神奇喇嘛洞,相傳智崇和尚等高僧在此打坐修行。沿著人工設置的天梯攀登而上,附近就有常流不息的神泉洞。
神泉洞也叫滴水洞,是一處坐北朝南的洞府。洞內由洞頂流出的清泉如珠、如絲、如繩,淙淙、潺潺、叮咚作響,像美妙的樂曲不絕于耳。此泉水被當地村民和遠近的香客奉為神水,傳說能醫(yī)治百病。
沿蛇形山徑攀援而行,直上景致迷人的蘇木山最高峰——黃石崖,但見群山疊翠,霧色縹緲,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壁畫垂掛天際,使人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直接感受。
當地人為了紀念傳說中被神馬救助的常英夫婦,把“黃石崖”也叫做“望天崖”。至今,蘇木山頂峰的“黃石崖”還有一處神馬下凡的“南天門”,兩座對峙的山峰直插云端,兩山相距20多米,從峰頂到峰底如刀削斧劈,宛如一座大門的框架。在峰頂上,有一塊大巖石上,有一個臉盆大小的馬蹄形的坑,據說那是神馬下凡時留下的“馬蹄印”。
每當在暑熱時節(jié)登臨峰頂,習習清涼的山風拂面,使人心曠神怡,痛快淋漓。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奇峰異石:天地之間兩塊酷似人形的巨石,那就是惟妙惟肖的情侶石,相靠相依,感天動地,向世人見證著地老天荒,??菔癄€,永不分離的永恒愛情。還有那巨大的神馬石蹄印、千年石龜、臥佛,都為蘇木山平添了幾許神秘。
在盛夏季節(jié)依然美麗冰涼的冰凌溝景區(qū),更讓你流連忘返。溝里終年不化的潔白的冰和綠色的山林、逶迤的木棧道,木屋涼亭構成了絕美的山水畫卷。
走在幽靜的大山腹地,暗香馥郁,溝壑時而涓涓細流,時而飛流直下;林間鳥鳴啾啾,那天籟之音,蘭馨之聲,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中,絕對不會聽聞。
再往西游覽高山草甸草原景區(qū),可以到電視劇《大盛魁》的外景地,欣賞美麗高山草甸草原別樣的迷人風光。
坐落在雄踞晉冀蒙三省交界有著“雞鳴三省”之稱的蘇木山旅游區(qū),就是這樣以其險峻的山勢,茂密的森林,紛呈的花卉以及濃郁的民俗風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感受自然之美的旅行者。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