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許維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方式日益豐富且便利。今年10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公布(以下簡稱《條例》),旨在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據悉,這是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條例》共七章60條,重點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guī)范、個人信息網絡保護和沉迷網絡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條例》即將正式實施之際,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措施?從業(yè)者應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守門人”的作用?如何在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的同時,保護他們的信息權益并防范網絡安全風險?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研討會。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攝
28日下午,人民靈境研究院與靈境·游戲實驗室共同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特邀了行業(yè)協(xié)會領導和專家學者,共同就該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多位專家表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個全面的、系統(tǒng)的工程,其涉及的方面包括政府監(jiān)管、家庭教育、學校防護措施以及企業(yè)的法律責任,還包括網民的自我約束。這項任務并非僅由某一方獨立承擔,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疏漏都可能使整個保護體系變得脆弱,從而大大降低保護效果。因此,與會專家呼吁社會各界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付出努力,共同應對和解決這一新興問題。
中國音數協(xié)游戲工委副秘書長鄭南認為,網絡游戲和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社會壓力大、人際關系需求等因素容易導致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世界。因此,家庭和社會應當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提供更多的網絡行為監(jiān)督以及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機會。同時,政府和社會組織也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行為的監(jiān)管和保護,以確保他們能夠健康、安全地使用網絡。
全國網絡文化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xié)會網絡治理與國際合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波表示,信息保護是一個多維度的問題,需要從監(jiān)管、社會組織和標準委員會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除了網絡產品和服務外,網絡沉迷還與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學校的監(jiān)督以及社會的關注密切相關。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從未成年人的用網習慣、生活特征、心理特征、人際關系特征、家庭教育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她表示,那些在早期就開始接觸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娛樂時間、朋友圈較為有限、缺乏自信感、常感孤獨寂寞、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家庭交流較少、父母陪伴時間不足、父母過度上網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短視頻、網絡小說以及網絡游戲的吸引,因此需要得到特別的重視。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其中難的就是身份識別問題。一旦我們能夠準確地識別出未成年人,后續(xù)的保護措施就會更加容易實施。”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副教授劉曉春表示,例如,可以為未成年人提供專門的游戲模式、限制直播和打賞充值等權限。建議,加強身份識別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以便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親子關系越親近,未成年人就會越少地依賴網絡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上網動機就會減弱。良好的同學關系也可以減少未成年人對網絡滿足心理需要的依賴?!敝袊鐣茖W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文珺提出,網絡引導和網絡保護要采用系統(tǒng)化的視角,除了政策引領和企業(yè)履責外,促進家庭、學校、網絡的良性互動,才能在滿足未成年人使用網絡學習、娛樂、社交等正常需要的同時,減少未成年人對網絡的依賴。
中國音數協(xié)發(fā)布的《2023中國游戲產業(yè)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顯示,目前企業(yè)的技術手段成效顯現,但冒用賬號等現象難以完全杜絕,仍需持續(xù)技術升級,完善系統(tǒng)功能。
在這一背景下,許多企業(yè)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主動開展更全面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例如,網易游戲為渠道服接入了AI未成年人保護巡邏技術及人臉識別機制。針對大額消費、高頻消費以及疑似未成年人等高風險行為,在支付環(huán)節(jié)調起了人臉識別功能,以增加認證頻率。此外,還有不少游戲公司設立了內部審查團隊,以加強對其游戲產品及官方社區(qū)的內容監(jiān)管,致力于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