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實踐中,建行呼和浩特分行以數字化經營為導向、平臺化經營為核心,成功上線綜合類高校“建融慧學”平臺,提升學校服務管理能力,整合重客公私聯(lián)動資源,打造出賦能校園、優(yōu)化場景的經營樣板,真正為首府高校辦了一件實事。
瞄準短板尋痛點。內蒙古財經大學是呼和浩特分行重點客戶,現(xiàn)有在校生21700余人、教職工1600余人,不僅在建行開立基本賬戶、財政零余額賬戶和黨費專戶,還辦理校園基本建設貸款、教職工代發(fā)工資、學生卡和“校園一卡通”業(yè)務。隨著校園信息化管理的深入和應用需求的增加,現(xiàn)有的一卡通系統(tǒng)架構無法支持更多個性化場景,運行不穩(wěn)定、使用體驗差,系統(tǒng)建設亟待全面提升。
上下合力破難點。呼和浩特分行向學校積極推廣“建融慧學”平臺,經過一把手多次上門拜訪,區(qū)分行、市分行及主辦支行三級聯(lián)動,歷時半年艱苦跟進,內蒙古財經大學決定同建行就“建融慧學”平臺項目進行全面合作,將一卡通系統(tǒng)優(yōu)化升級后對接“校園e碼通”,以電子虛擬卡為載體,借助二維碼聚合支付、身份識別等技術實現(xiàn)校內餐飲消費、校園訂餐、門禁出入和大數據分析等多個場景的功能應用。
平臺助力增長點。簽署合作協(xié)議后,建融慧學團隊積極聯(lián)動廣州開發(fā)中心進行系統(tǒng)數據接口對接,利用學校寒假時間加班加點,終于在開學之初正式上線內蒙古財經大學“建融慧學校園e碼通”,上線當天注冊學生2400余人,上線首周掃碼消費和圈存轉賬突破2900筆,圈存金額超17.8萬元,吹響了開啟智慧校園、全景獲客活客的號角。(楊佳慧 李超凡)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