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據不完全統(tǒng)計,長江流域內共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2021年1月1日,長江十年禁漁正式啟動,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長江河口規(guī)定區(qū)域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yè)資源的生產性捕撈。禁漁三年多來,長江的水生生物資源有怎樣的變化?
在覆蓋3200平方公里的長江口禁捕管理區(qū),以及包括杭州灣、黃浦江、淀山湖等江河湖海水域,研究人員通過102個監(jiān)測站位持續(xù)開展水生生物資源、中華鱘、江豚和刀鱭等10項監(jiān)測任務。近日,總臺記者跟隨監(jiān)測船一起出海。
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資源監(jiān)測科科員王婷介紹,捕撈上來的有舌鰨魚、棘頭梅童魚、長吻鮠等,這些魚捕撈上來稱量生物學特征之后,在生命力比較完好的狀態(tài)下,就直接放回到原水域。
上海市崇明區(qū)農業(yè)農村委執(zhí)法大隊執(zhí)法人員邢凱也強調,活的生物樣本要立刻進行放生,死的生物樣本可以留下做生物樣本試驗。
研究人員介紹,通過對魚類耳石的檢測,進一步推斷魚類洄游的生境履歷,判定刀鱭的重要棲息地的分布情況。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宋超介紹,2019年以前,刀鱭呈現出低齡化特征,漁業(yè)可能面臨荒漠化。2021年長江全面禁捕以后,刀鱭的資源量、個體規(guī)格、年齡組成都呈增長趨勢。?
專家表示,長江十年禁漁目前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還遠遠不夠。因為魚類棲息地還沒有完全恢復,實現野外自然繁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