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既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全球發(fā)展難題的中國方案,旨在推動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
弘揚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堅定不移前進,才能攜手實現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不久前,“一帶一路”企業(yè)家大會成功舉辦,各國企業(yè)代表排隊簽約的盛況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從企業(yè)家大會,到互聯互通、數字經濟、綠色發(fā)展3場高級別論壇,再到貿易暢通、海洋合作、廉潔絲路等專題論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各方共達成89項多邊合作成果文件、369項務實合作項目,為各國現代化事業(yè)注入強勁動能。
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實現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應有權利。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p>
今天的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中華民族所追求的復興,是在世界現代化大背景下展開的,不僅要實現本國的繁榮富強,而且要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推動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事實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既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全球發(fā)展難題的中國方案,旨在推動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助力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加快了邁向現代化的步伐。在非洲,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先后通車運營,成為拉動東非乃至整個非洲國家縱深發(fā)展的重要通道;在阿根廷,高查瑞光伏電站項目正式并網發(fā)電,優(yōu)化了當地能源結構,助力當地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泰國,經由魯班工坊培訓的工程師在泰中羅勇工業(yè)園的生產線上忙得不亦樂乎;在烏茲別克斯坦,布斯坦灌溉渠道修復工程竣工通水,解決了10多萬公頃農田灌溉難題……從激活共建國家發(fā)展動力的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到通過“授人以漁”增強共建國家減貧能力的眾多產業(yè)合作項目,再到增進共建國家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共建“一帶一路”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打破發(fā)展瓶頸,為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作出了中國貢獻。
大家一起發(fā)展才是真發(fā)展。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遍_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對于引領新形勢下國際合作和全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fā)展、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習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是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務實舉措。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fā),共建“一帶一路”將會更具創(chuàng)新與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中國和世界打開新的機遇之窗。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fā)展經驗將不斷為共建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實現現代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yè)。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全球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顯著增加,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團結反對分裂、以合作促進發(fā)展,共建“一帶一路”的意義愈發(fā)彰顯,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放眼未來,我們應當堅持開放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促進文明包容互鑒;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著力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促進共同發(fā)展,不斷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前方是坦途還是荊棘,弘揚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堅定不移前進,才能攜手實現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繼往開來、攻堅克難、勇毅前行,我們一定能書寫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絲路時代新篇,開創(chuàng)各國共同邁向現代化的美好明天。
?。ū鞠盗性u論到此結束)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