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在江西樂安縣金竹畬族鄉(xiāng),8000多畝水稻長勢喜人,肥美的稻花魚也迎來豐收。稻浪初黃,魚兒正肥,現(xiàn)場一派豐收景象。
總臺記者 易文韜:我現(xiàn)在位于江西樂安縣的金竹畬族鄉(xiāng)。每年農歷的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鄉(xiāng)親們最為忙碌的秋收真正意義上的開始了。
在我身后的稻田里,鄉(xiāng)親們正在進行捕撈,每畝稻田只需兩人工作半天以上的時間,就能將田里的“稻花魚”全部收獲。為何養(yǎng)殖在稻田里的魚要叫“稻花魚”呢?鄉(xiāng)親們告訴我,這跟魚兒們吞食落在水面上的稻花有關。在插秧的時候,鄉(xiāng)親們會在田里投放一些鯉魚和鯽魚的魚苗,這些魚兒在生長的過程當中吃水里的浮游生物和害蟲,而魚的糞便和排泄物將會給水稻提供很好的養(yǎng)分,這樣可以大幅減少農藥和化肥的用量,做到綠色、安全又環(huán)保。等到稻花開放的時候,魚兒們以吞食水面上的稻花為主,這個階段也是魚兒們生長最快的時候。等到稻花落盡,成長為豐滿的稻穗兒時,個頭大的鯉魚可以達到近半斤重。
今年,樂安縣稻花魚養(yǎng)殖面積達8000余畝,每畝稻田收獲的稻花魚在30斤以上。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