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本屆杭州亞運會有著許多科技感的元素,努力“打造史上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亞殘運會”,是此前杭州亞組委提出的一個重要目標。據了解,本屆杭州亞運會通過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亞運會相關設施的能效,采用綠色能源作為電力來源。
眼前這位正通過系統實時觀察場館能耗信息的人名叫史途嘉,他還有一個特別的頭銜——杭州亞運會“零碳工程師”。作為亞運會史上首次出現的新崗位,他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提升電力利用效率,為場館挖掘減排空間。在他工作的場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354臺環(huán)境感知硬件設備就是史途嘉和同事們?yōu)檫@里量身打造的減碳手段。
杭州亞運會“零碳工程師” 史途嘉:通過這個感控設備,我們能夠把場館內的一些溫濕度,包括光感、人員的密度這些情況進行測量,然后通過我們的(末端降碳智慧)綠網,能夠進行科學平衡。
根據感知設備實時采集的環(huán)境信息,場館能實現“運動”“舒適”“節(jié)能”三種模式的自動切換,從而讓場館能效提升10%以上。隨著杭州亞運會臨近,目前各亞運場館都完成了定制化的節(jié)能降碳改造。而在亞運村,分布式光伏發(fā)電設施也已經建成,除了供應亞運村電力外,還能并入國家電網,供附近居民使用。
西北“風光” 助力綠色亞運
事實上,對于綠色電力的使用,是杭州亞運會踐行綠色辦賽理念的又一重要舉措。在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數字化平臺顯示,來自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的光伏及風力發(fā)電,正源源不斷輸往各亞運場館及相關設施。
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 莊曉丹:我們通過建設這一套綠電溯源的系統,能清楚地展示每一個亞運場館所使用的綠色電力是從哪一條通道進入的浙江,這樣能給我們的綠電一個清晰有效的證明,實現了有路徑可依、有源可溯的過程。
據了解,杭州亞運會所有65家場館及相關設施,從今年3月開始到年底,使用的全部都是綠色電力。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