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9月5日電(記者王卓倫)以色列理工學院近日發(fā)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結合生物學、化學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創(chuàng)新方法,用于治療癌癥。相關論文發(fā)表在國際期刊《控制釋放雜志》上。
公報稱,這一療法基于“元協(xié)同”概念,即在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幫助下,使不同藥物協(xié)同工作,通過自組裝的化學過程形成納米顆粒,實現(xiàn)比單一藥物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這一工具產生的納米藥物可有效對癌細胞實施靶向治療,在抗癌方面較為成功,且毒性小、副作用少。
癌癥治療時經常會多種藥物組合用藥,但哪些藥物可以組合往往需要進行長期試驗才能確定。公報說,研究團隊開發(fā)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廣泛匯集了相關生物協(xié)同信息,將找到的藥物配對匯編到了一個綜合數據庫中,然后預測哪些藥物可搭配,自組裝形成納米顆粒。換言之,人工智能模型猶如“媒人”,可根據藥物的生物兼容性和組合形成納米顆粒的潛力對藥物進行配對,從而產生出有效的“元協(xié)同”藥物。
根據公報,研究團隊已開發(fā)出一個在線工具,可識別出最有希望治療不同類型癌癥的藥物配對,目前已識別出1985種藥物組合,產生了治療70種癌癥的協(xié)同納米藥物。
論文通訊作者、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約西·沙邁表示,在納米層面實現(xiàn)元協(xié)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挑戰(zhàn)。它需要將至少兩種藥物引入到同一個給藥系統(tǒng),從而將它們引導到體內預期靶標。計算演示和實際實驗都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結合療法可以將藥物引導到腫瘤并在那里釋放藥物,對治療癌癥非常有效。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