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朱寧寧
今年5月1日是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5周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近日舉行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5周年集體采訪活動。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5周年的總體情況,法律實施主要相關部門的工作亮點、特點、成效及問題進行了全面介紹。
“五年以來,在中央、地方各有關方面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法律實施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尊崇捍衛(wèi)英雄烈士的鮮明價值導向更加深入人心,保障法律實施制度機制更加健全完善,崇尚、學習、保護英雄烈士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fā)言人、立法規(guī)劃室主任楊合慶說。
國家立法與地方立法形成合力提供保障指引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英雄烈士保護法宣示國家和人民永遠銘記、尊崇一切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烈士,表明捍衛(wèi)英雄烈士的鮮明價值導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法律。”據楊合慶介紹,該法施行以來,相關政策法規(guī)相繼出臺,落細落實法律要求。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陸續(xù)修改、制定烈士褒揚條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烈士安葬辦法等配套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相繼發(fā)布相關通知、辦理英雄烈士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工作指引等文件。各地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加強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規(guī)范紀念活動開展,依法保護英雄烈士和烈屬合法權益。國家立法與地方立法形成合力,為英雄烈士保護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和政策指引。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協(xié)同配合,法律實施取得實效。五年來,退役軍人事務、網信、教育、公安、文化和旅游、廣電等部門,以及軍隊有關部門,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協(xié)同配合,積極開展烈士褒揚、紀念設施保護、紀念活動組織、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宣傳教育等方面工作,依法查處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權益的行為,英雄烈士保護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外,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敬仰英烈蔚然成風。在烈士紀念日、清明節(jié)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各地各界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有的地方開通網絡祭掃平臺、通過“云”祭掃、“綠色”祭掃等方式緬懷英烈;有的在烈士紀念設施場所舉行入隊入黨儀式、開學第一課等青少年教育活動;有的舉辦向烈士敬獻花籃等儀式,群眾通過各種方式,寄托哀思、表達敬意、傳承精神。
崇尚捍衛(wèi)英烈的鮮明價值導向更加深入人心
五年來,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網絡言行得到有效遏制,崇尚英雄、致敬英烈的網絡氛圍日益濃厚。
“一直以來,網信部門秉持依法治網、快速反應、依法打擊的嚴明態(tài)度,嚴肅處理違反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網上言行。”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侯云灝介紹說,針對網上傳播戲謔英雄烈士的“惡搞視頻”、歪讀曲解甚至惡搞歷史經典、散布歷史虛無主義等突出亂象,網信部門從嚴處置傳播丑化惡搞英雄烈士違法違規(guī)信息的賬號及網站平臺。同時,組織開展“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將侮辱誹謗英雄烈士、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精神的謠言信息作為重點整治內容,加大監(jiān)測查證力度,從嚴懲治違法違規(guī)賬號,公開曝光典型案例。針對發(fā)布傳輸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信息的網絡賬號和網站平臺,依法依規(guī)予以處置處罰。此外,督促指導各網站平臺嚴格按照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網上違法違規(guī)信息,健全審核管理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與此同時,網信部門把宣傳普及英雄烈士保護法與加強網上主流輿論引導相結合,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營造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網上氛圍。精心組織開展英雄觀系列宣傳;聚焦青少年群體,將英雄烈士保護法融入網絡思政教育;結合重要節(jié)點,深入開展英雄烈士事跡網上宣傳。
“下一步,中央網信辦將結合網上熱點、關注焦點、重大時間節(jié)點,深化英雄烈士保護法網上宣傳,策劃推出更多形式新穎、體裁豐富的主題活動和精品力作,大力傳承和弘揚英烈精神、愛國主義精神,不斷激發(f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侯云灝說。
發(fā)揮審判職能作用以司法手段捍衛(wèi)英烈權益
五年來,各級人民法院發(fā)揮審判職能作用,以司法手段捍衛(wèi)英雄事跡和尊嚴榮光,捍衛(wèi)黨和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捍衛(wèi)英烈背后代表的民族情感、共同記憶,為維護英烈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據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介紹,在涉英烈案件的審理中,人民法院加大對英烈人格權益保護力度,通過依法審理相關案件,懲治侵害英烈名譽、榮譽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同時,推動落實烈屬撫恤優(yōu)待政策。貫徹落實烈士褒揚政策法規(guī),切實維護烈屬的人身財產權益。服務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依法懲治侵占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范圍內土地、設施,以及破壞、污損烈士紀念設施等違法行為,有力保護烈士紀念設施不受侵犯。
此外,最高法還通過多次多批發(fā)布英烈權益保護典型案例,統(tǒng)一裁判尺度,不斷提升涉英烈權益保護工作水平,充分發(fā)揮典型案件的示范引領作用,為社會樹立標桿、明確導向,推動全社會永遠銘記英烈事跡,世代發(fā)揚英烈精神。這其中,最高法發(fā)布的英烈權益保護案例里有一起案件是2021年杭州市互聯網法院審理的人民檢察院訴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雷鋒姓名權民事公益訴訟案。這起案件中,該網絡公司擅自將英烈姓名用于商業(yè)用途,侵犯了雷鋒同志的姓名權。
“通過對一個個具體的涉英烈權益保護案件的審理,人民法院把案件作為課堂,繼承英烈精神,向全社會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眳蔷胞愓f。
對侵害英烈權益的違法行為人懲治越來越嚴
五年來,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在全國范圍內有影響的侵害英烈權益案件,嚴懲侮辱誹謗英烈違法者。
英雄烈士保護法賦予檢察機關提起英烈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的重要職能。“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檢察機關始終堅持對侵害英烈權益案件及時‘亮劍’,發(fā)揮公益訴訟檢察治理效能與作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第二辦案組主辦檢察官、二級高級檢察官劉東斌介紹說,五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近百件,起訴60余件。此外,還對英烈紀念設施保護不力的,立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8千余件,起訴50余件,推動修繕烈士紀念設施2.3萬余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自媒體的壯大,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對此,檢察機關及時回應關切,在征求英雄烈士近親屬意見后,對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依法對侵害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同時,面對網絡侵權取證難等問題,檢察機關主要從機制和技術兩方面下功夫。機制方面,加強內部一體化和外部多元化溝通協(xié)作,提高辦案質效;技術方面,積極運用科技手段助力辦案。如杭州市西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侵害董存瑞、黃繼光英烈名譽榮譽案件中,與有關科技公司聯合開發(fā)“檢察區(qū)塊鏈取證設備”,收集固定該案關鍵證據,保證案件順利辦理。
檢察機關通過案件辦理起到良好的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作用,推動樹立尊崇英烈、保護英烈的良好社會風尚。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