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11年無償獻血68次,獻全血和血小板總量有26500毫升。”錫林浩特市退役軍人馬俊凱驕傲地說道。
馬俊凱堅持獻血的故事,要從他的家庭說起。馬俊凱出生于河北省的一個農村,家里有多位共產黨員,受到家中長輩的影響,他自小就確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1985年,馬俊凱光榮入伍。1989年,他從部隊退役后來到錫林浩特市創(chuàng)業(yè),經營了一家臺球廳,也因此結識了他的獻血“引路人”。
“有幾個朋友經常來玩,他們經常獻血,我覺得這是個好事,也開始獻血,這些年一直沒間斷過,感覺挺光榮的。”馬俊凱說道。
如果說一時興起的決定是年少時的沖動,那半輩子的堅持獻血就是馬俊凱對社會公益的堅守和承諾。馬俊凱說,曾經有血站的工作人員向他發(fā)出求助,一位病人急需血小板。但因患有感冒,馬俊凱未能達到獻血的標準。當他再次準備捐獻血小板時,卻得知那位急需幫助的病人因并發(fā)癥而去世的消息,每次想起這件事,馬俊凱心中依然感到格外難過和遺憾。自那時起,馬俊凱對自己許下承諾,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xiàn)一次持續(xù)整月的獻血活動及一次血小板的捐獻。這一承諾,成為他持續(xù)無償獻血的動力。
今年59歲的馬俊凱即將達到獻血年齡的上限,然而,馬俊凱堅持為他人服務的奉獻精神卻從未停止。在日常生活中馬俊凱為人謙遜、樂于助人,街坊鄰居有需要時,他總能及時為他們提供援助。如今的馬俊凱是盟中心醫(yī)院的一名保安,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對職責的忠誠,無論是為病人指引方向,還是協(xié)助家屬,他都全力以赴,盡職盡責。馬俊凱還向錫林浩特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捐贈了自己收藏的124冊書籍、手冊和獎章等物品用于展覽。這些展品展示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特點,并作為重要文獻資料豐富了展覽館館藏,體現(xiàn)了退役軍人的歷史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馬俊凱多年前便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他表示,選擇捐獻遺體,是因為他認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將遺體貢獻給醫(yī)學研究,是他作為黨員和退役軍人對生命最深的敬意,也是對社會的最終貢獻。(烏蒽琦 門婧)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